山西省既不是典型的富裕省份,也不属于绝对贫困地区,其经济呈现“总量中等、人均偏低、城乡分化明显”的特点,但转型中的新兴产业和特色农业正成为增长亮点。
-
经济总量与增速
2024年山西省GDP为2.55万亿元,全国排名第20位,处于中游水平。尽管经济增速(2.3%)低于全国均值,但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半导体、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速超30%,成为新增长点。 -
人均收入与城乡差距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万元,仅为全国平均的80%,城乡收入比达2.3倍。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速(6%)快于城镇(4.1%),特色农业如杂粮、中药材等贡献显著,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全国第四。 -
产业结构与转型挑战
传统煤炭产业仍占工业增加值40%以上,但“一煤独大”正转向“八柱擎天”,新能源、大数据等产业快速崛起。部分地市如晋中、吕梁通过非煤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而太原等资源型城市面临转型压力。 -
财富储存与消费矛盾
山西人均存款11.6万元(全国第七),但消费外流严重。高储蓄源于国企职工占比高(9%)和投资渠道匮乏,而本地服务业占比(43.7%)低于全国,高端消费依赖外省。 -
未来潜力
作为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山西在碳基新材料、氢能等领域布局超前。特色农业“特”“优”战略和文旅融合(如平遥古城、五台山)有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总结:山西正经历从资源依赖到多元发展的阵痛期,虽非富裕省份,但转型动能逐步释放,需平衡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激活内需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