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泄露个人信息后,用户可通过协商、投诉、诉讼三种方式索赔,关键点包括:固定证据、明确损失、选择**途径。
-
固定证据
发现信息泄露后,立即保存订单截图、短信记录、邮件通知等证明携程存在数据泄露责任的证据。若接到诈骗电话或遭遇财产损失,需保留通话录音、转账记录等关联性材料。 -
协商解决
联系携程客服(1010-6666或在线投诉),要求书面答复泄露原因及补救措施。若协商达成赔偿协议,需明确金额、支付方式及保密条款,避免二次纠纷。 -
行政投诉
向工信部(12321)、消协(12315)或网信办举报携程违规行为,投诉时附证据及诉求。监管部门介入后可能促成调解,或对企业处以罚款并责令赔偿用户。 -
法律诉讼
若损失重大(如资金盗刷、名誉损害),可委托律师起诉携程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或《民法典》,主张赔偿实际损失(如被盗金额)及精神抚慰金(通常不超过5万元)。
提示: **时注意时效(民事诉讼期为3年),小额损失建议优先投诉或协商,复杂案件可申请法律援助。定期修改密码、启用双重验证能降低后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