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大清华在山东招生计划总量稳定在58人,但清华在鲁减招3人,部分专业调整及破格政策收紧,考生需重点关注校测科目与竞争态势变化。
清华大学在山东的招生名额调整
2025年清华大学在鲁招生计划由2024年的29人缩减至26人,减少3个名额,主要涉及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该校全国总招生计划缩减至900人(原930人),其中强基计划占26.67%(240人),山东省在强基招生中占比降至10.83%(26人),但依然位列全国前五。清华校测科目调整为数学、物理、化学(理科)及语文、数学、历史(文科),取消小作文环节,突出对核心学科能力的考察。
北京大学的招生政策与区域侧重
北京大学2025年山东招生计划稳定在29人,连续三年维持该规模,占全国强基总计划(890人)的3.26%。该校校测科目全面升级为语文、英语、历史(文科)和数学、物理、化学(理科),强调跨学科综合素养。其全国招生计划增加至920人,但山东分配比例未提升,竞争压力隐现。
破格入围规则调整影响竞赛生
清华、北大均取消破格考生分级(如“优秀”评级),所有破格生需参加校测并统一排序,依据“综合成绩相对值”全国排名录取。此举导致竞赛生优势削弱,需在笔试中表现更优。例如,清华破格生最高名额仅120人(山东预估5-8人),北大总破格名额330人(山东约占15-20人),竞争激烈程度加剧。
专业布局与就业趋势考量
两校2025年均缩减传统基础学科招生(如化学、生物),新增交叉学科方向(如清华“人工智能+法学”、北大“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山东考生需结合职业规划选报专业。山东高考竞争激烈(2024年清北录取位次约200-300名),基础学科就业前景与高薪行业差距或影响考生抉择。
2025年清华、北大在鲁招生整体趋稳但细节变化显著,考生需关注校测科目难度提升、破格政策调整及专业冷热趋势,结合高考成绩与竞赛水平综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