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为10080.17万人,较上年减少42.8万人,但出生人口回升至64.9万人,老龄化率达24.62%。人口流动呈现“济青双核集聚、沿海城市吸附力强”的鲜明特点,城镇化率提升至66.48%。
-
总量与结构变化
山东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2024年自然增长率为-1.67‰(出生率6.42‰,死亡率8.09‰)。老龄化加速,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24.62%,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占比57.39%,少儿人口(0-15岁)降至17.99%。城镇化率以年均0.9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提升。 -
区域分化加剧
仅济南(+7.8万)、青岛(+7.1万)、烟台(+0.3万)、东营(+0.23万)、威海(+0.1万)5市人口净增长,济青两地贡献全省增量的93%。临沂、菏泽等11市人口减少,其中菏泽降幅最大(-12.73万),主因自然负增长与劳动力外流叠加。胶东经济圈(青烟威)以20.2%的人口贡献全省31.5%的GDP,经济活力与人口吸引力正相关。 -
流动特征与政策响应
省内流动占比超80%,济南、青岛通过人才政策强化集聚效应,如青岛提供博士后千万级信贷支持。东营凭借民营经济优势(15家中国民企500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的性价比,成为非沿海城市中的例外。但部分经济增速超30%的城市(如临沂、菏泽)仍面临人口流失,反映产业集聚度不足的深层矛盾。
未来山东需平衡“强省会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优化缓解老龄化压力,同时关注城镇化质量与流动人口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