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实体清单最新名单(截至2025年5月)显示,拜登政府以“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为由持续扩大对中国企业的打压范围,涉及半导体、能源、AI等领域。最新动态包括:5月13日美国财政部将12家中国能源贸易公司及1艘关联船只列入SDN清单;3月25日美国商务部新增54家中国科技企业至实体清单,涵盖AI、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1月14日国土安全部以“****”为由单次最大规模扩展37家中国企业至涉疆制裁清单。核心矛盾在于美方未提供实质证据,却通过清单切断供应链,中方多次谴责其为“经济胁迫”。
-
清单机制与法律依据:实体清单由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根据《出口管理条例》制定,限制清单内企业获取美国技术、商品及软件。列入清单后,任何美国物项出口需单独许可,且审批采用“推定拒绝”原则。SDN清单则由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管理,冻结资产并禁止美元交易。
-
最新增列重点领域:
- 半导体:136家中国实体因涉及先进制程设备或HBM芯片研发被列入(如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美方同步升级“长臂管辖”,限制第三国对清单企业供货。
- 能源与贸易:12家中国公司因所谓“参与伊朗石油贸易”被OFAC制裁,包括青岛富申石油化工等,相关船只遭次级制裁。
- AI与量子技术:3月新增的54家企业中,北京智源研究院、宁畅信息等被指“威胁美国技术优势”。
-
中方反制措施:中国商务部4月9日将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如美国光子公司),并对6家美企实施投资禁令(如Shield AI),强调“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提示:企业需动态关注清单更新,评估供应链风险,同时通过合规审查与技术自主降低依赖。国际经贸合作应基于规则而非单边制裁,中方呼吁美方停止滥用出口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