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型因级别不同差异显著:初级侧重客观题(单选+多选),中级引入主观案例分析,高级则完全采用论述与案例题。 考试通过分数统一为60分,但“三区三州”等地区单独划线可低至50分。关键亮点:多选题选错一项即零分、高级考试要求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2025年11地区启用“变换卷”防作弊。
初级考试包含《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实务》两科,各科80题(60单选+20多选),满分100分。单选题考察基础概念,如小组工作阶段划分;多选题需精准避开错误选项,例如社会救助政策的多选若包含一个错误答案即整题不得分。中级新增《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保留客观题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需完成4个案例分析(20分/题)和1个方案设计题,要求结合法规提出解决方案。高级考试仅考《社会工作实务(高级)》,3小时完成3案例题+1论述题,例如针对社区矛盾设计干预策略并论证理论依据。
备考需注意:客观题填涂须用2B铅笔覆盖完整选项框,主观题需分点作答(如“①政策依据→②实施步骤→③评估方法”)。2025年河北、浙江等11地采用“变换卷”,相邻考生题目顺序不同,需仔细核对答题卡与试卷编号。冲刺阶段建议优先刷近5年真题,针对错误率高的模块(如法规条文应用)专项突破。
提示:高级考生需强化理论迁移能力,例如将生态系统理论融入案例解答;中级备考需平衡法规记忆与实务训练;初级考生应重点训练多选题的保守策略(不确定时少选)。考试当天提前确认文具合规(黑色签字笔+橡皮),主观题答案超出区域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