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考面试形式以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为主,近年动态调整,2024年转为结构化面试,重点考察综合分析、组织管理及应急应变能力,地域特色鲜明(如深圳政策、基层实务),总分占比50%,合格线60分。
-
面试形式动态调整
2020年前以结构化面试为主,2020-2023年改为无领导小组讨论,2024年回归结构化面试,题型固定为3道题/15分钟,含社会现象、组织管理、应急应变三类,侧重解决实际问题。 -
流程与评分规则
结构化面试流程包括报到抽签、候考、答题(考官不读题)、退场候分,7名考官按去掉最高最低分取均分;无领导小组讨论分提纲准备、个人陈述(3分钟)、自由讨论(40-50分钟)、总结陈词(2分钟)四阶段,禁止投票表决,考官含1名招录单位代表及6名外部专家。 -
地域与基层导向
社会现象题常涉及“深圳反向飞地”“公园城市”等本地政策;组织管理类聚焦社区实务(如反诈宣传、党员便民),应急应变题多围绕基层矛盾(如舆情处理、群众投诉),需结合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前积累。 -
备考关键点
- 审题训练:快速抓取题干关键词(如“针对年轻人”“社区”)。
- 模拟实战:结构化侧重逻辑分层与时间控制,无领导需练习协调发言节奏。
- 本地政策:关注“深圳组工在线”及“广东省人民政府网”政策板块。
面试成绩与笔试各占50%,1个月备考期内需强化实务能力与地域认知,灵活应对题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