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导师整体水平较高,以国家级人才、省部级名师为核心,涵盖能源、人工智能、化工等优势学科,导师团队兼具科研实力与教学经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
-
科研实力突出,学术资源丰富
导师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科委重点课题等重大项目,近5年发表SCI论文超百篇,授权发明专利数百项,部分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例如,人工智能领域导师在能源互联网、自适应控制等方向形成特色,化工学科导师团队在绿色工艺、纳米材料应用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
教学成果显著,培养体系完善
导师主讲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省级精品课,出版教材数十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十余项。培养理念强调“问题驱动、软硬兼顾”,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奖项,多名研究生获省优秀学位论文及国家奖学金。 -
学科覆盖全面,团队结构合理
导师分布在机械、化工、人工智能、土木水利等学科,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教学名师等,部分团队带头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或学科评估核心成员。例如,机械工程导师在复杂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形成产学研结合特色,土木水利导师指导学生发表多篇JCR一区论文。 -
评价机制透明,反馈渠道畅通
学校定期开展优秀导师评选,通过学生评教、督导听课等多维度考核教学质量,实习与毕业设计环节实行量化评分,结果作为导师评聘重要参考。
建议考生结合研究方向,通过学院官网、学长评价等渠道进一步了解导师的课题方向与培养风格,匹配个人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