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建档立卡是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给予教育帮扶的重要政策,核心流程包括申请提交、材料审核、公示认定和资金发放四个环节,关键材料需提供户口本、扶贫手册、学籍证明等。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享受学费减免、生活补助等多项资助,脱贫家庭学生仍可延续政策至当期学段结束。
-
申请条件与材料准备
家庭需满足户籍、收入、财产等审核标准(如人均收入低于低保线、无商品房或高档消费品),学生需提交户口本、扶贫手册(加盖县级扶贫办公章)、学籍证明(新生为录取通知书,老生为加盖注册章的学生证)、银行卡复印件等。跨省就读需额外提供教务部门学籍证明,残疾或低保家庭需补充相应证件。 -
申请流程与时间节点
在线申请通过本省学生资助网(如“XX省学生资助网”),开放时间为每年8月1日至10月20日。填写信息需与证明材料一致,首次申请需上传建档立卡证明,后续学年仅提交在读学籍证明。高校或县级教育部门在10月31日前完成学籍审核,扶贫部门11月15日前完成户籍与贫困状态核验,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后生成资助名单。 -
动态管理与帮扶延续
认定后实行“脱贫不脱政策”,资助持续至当期学段(如高中毕业)结束,但需每年提交学籍材料。资金由生源地统一发放至学生银行卡,12月底前完成。跨区域就读学生信息通过民政、扶贫系统纵向审核,确保异地户籍资格无误。 -
常见排除情形与注意事项
家庭拥有商品房、车辆、注册企业或财政供养人员等不符合条件。材料造假将取消资格,逾期未申请视为自动放弃。建议提前咨询户籍地乡镇扶贫部门,确保建档立卡状态准确,并关注本省资助网动态。
贫困生建档立卡政策通过系统化审核实现精准帮扶,学生应严格遵循时间节点提交真实材料,及时查询进度。若遇信息校验失败,需尽快联系扶贫部门核实户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