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立卡是国家精准扶贫的核心工具,通过“户申请、村评议、多级审核、动态管理”的标准化流程,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关键步骤包括:农户自愿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县乡审核录入系统,最终实现数据联网和动态调整。
-
农户申请
贫困户需主动提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家庭人口、收入、致贫原因等基本信息,并签字确认。村委会负责收集申请材料,作为建档立卡的第一步依据。 -
民主评议与公示
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申请家庭进行民主评议,产生初选名单。评议结果需在村内公示7天,无异议后上报乡镇政府审核。公示环节确保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 -
多级审核与公告
乡镇政府对村级上报的名单进行初审并二次公示,县级扶贫部门复核后由县政府最终审定并公告。审核重点包括收入、住房、教育等指标,确保识别精准性。 -
数据录入与系统管理
通过审核的贫困户信息由乡镇政府组织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包括《扶贫手册》和帮扶计划。数据需定期更新,实现“脱贫即出、返贫再入”的动态管理。 -
结对帮扶与计划制定
根据贫困户需求,乡镇政府分配帮扶责任人,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明确措施和脱贫时限。帮扶过程纳入系统跟踪,确保措施落地。
提示:建档立卡流程严格遵循“两公示一公告”原则,若对结果有异议可逐级反馈。当前政策强调动态调整,符合条件的家庭可随时申请,但需通过完整流程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