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2025年生态环境建设以"绿色药都"为目标,聚焦三大核心举措: 水系治理(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中药材种植生态化(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5%(新建12个口袋公园)。通过智能监测系统与产业转型双轮驱动,打造皖北生态示范区标杆。
分点展开:
-
水系综合治理工程
投资8亿元升级涡河、茨淮新河等主干流域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20公里生态护坡,引入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实现Ⅳ类水质达标率100%。同步开发"智慧河长"平台,实时监控水质数据。 -
中药材产业绿色升级
划定5万亩有机种植示范区,禁用化学农药并推广"林药间作"模式。建成中药材废弃物循环利用中心,年处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30万吨,转化为有机肥反哺种植。 -
城市生态空间优化
实施"300米见绿"计划,改造废弃铁路为带状公园,新增绿化面积180公顷。所有新建小区强制配置垂直绿化墙,推广光伏屋顶与雨水回收系统。 -
新能源基础设施布局
投运200兆瓦风电项目,配套建设充电桩3000个。市区公交车全面电动化,淘汰高排放药材加工设备,给予企业环保改造补贴。
总结提示: 亳州正通过"生态+产业+科技"的创新路径,将环境治理转化为经济动能。市民可通过"亳州环保"APP参与污染监督,共同维护"中华药都"的生态品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