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设区后通过产业升级、基建完善、民生保障三大举措实现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居民收入十年翻番、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旅品牌崛起成为突出亮点。
产业升级带动富民增收
轻纺服饰产业从“一块布”发展为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就业近万人,翰联色纺等企业产值年均增长超200%。现代农业形成“一菌两菜三肉”特色格局,粮食产量稳定在27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760元,较十年前增长112%。肉牛产业全链条发展,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5000元,光伏扶贫项目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88万元。
基建完善提升生活品质
城区面积从21平方公里扩展至34.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39.26%。新建改建学校51所,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利辛一中北校区等优质教育资源投入使用。建成市民健身公园等12个大型公共空间,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农村公路建设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城乡公交覆盖率达100%,18条公交线路串联乡镇与城区。
民生保障覆盖全生命周期
财政支出84%投向民生领域,建成村级老年食堂112个、托育机构13个,养老托幼服务网络全覆盖。医保参保率超96%,县域就诊率提升至85%。“暖民心行动”解决就业、家政、停车等10类难题,新增技能人才3750人,改造菜市17个。西淝河湿地公园获评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养心利辛”文旅品牌年接待游客585万人次,带动就业2000余人。
从脱贫摘帽到全省县域经济17强,利辛以民生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正让37万城乡居民共享“产业强、环境美、服务优”的现代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