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体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异、校际分化及群体差异四个方面。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东部沿海地区教育投入远超西部,重点学校垄断优质师资,弱势群体子女获取教育资源机会更少。这些现象严重制约教育公平发展。
-
城乡差距
农村地区学校普遍面临教室简陋、实验室缺失、图书馆藏书不足等问题,部分乡村学校甚至缺乏基础网络覆盖。相比之下,城市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标准化操场和专职心理教师等资源。 -
区域差异
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生均教育经费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2-3倍。例如,北京、上海等地的重点高中本科升学率超90%,而部分中西部县城高中不足30%。 -
校际分化
“重点校”通过政策倾斜吸纳优秀教师和生源,形成马太效应。普通学校教师流失严重,部分班级师生比高达1:50,远高于重点校1:15的标准。 -
群体差异
农民工随迁子女常被限制进入公办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覆盖率不足30%。高收入家庭可通过课外辅导弥补差距,低收入家庭则无力承担额外教育支出。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需通过财政倾斜、师资流动、数字化共享等措施逐步改善,否则将加剧社会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