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劝返辍学学生需采取“精准识别+情感关怀+制度保障”的综合措施,关键在于个性化帮扶、家校联动和法律兜底。以下是具体方法与实践要点:
-
建立责任包保机制
实行“三包”制度(校领导包片、班主任包班、教师包生),逐级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对辍学学生按“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制定劝返计划,明确责任人与时限,通过台账销号管理确保落实。 -
开展深度家访与心理干预
组织教师、村委联合家访,通过情感沟通与法律宣传(如《义务教育法》)消除家长“读书无用论”观念。对厌学学生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心理激励,设置优差互助小组,用爱心行动重建学习信心。 -
分层安置与动态监测
辍学1年内学生优先回原班级,超1年者根据年龄、意愿单独编班(每班≤45人)。落实日报告制度,班主任发现缺勤立即追踪,3天未返校启动联合劝返程序,5日内未果则依法下发《限期复学通知书》。 -
强化贫困与特殊群体保障
针对贫困、留守学生建立资助体系,联动乡镇落实精准扶贫。对外出打工辍学者,协同公安、人社部门查处童工现象,强制劝返;对早婚早育案例,通过村规民约与行政处罚双轨纠正。 -
优化教学与评价方式
改革教学方法,对劝返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课后补习,通过“手拉手”帮扶降低学习难度。定期开展校园关爱活动,预防二次辍学,确保“劝得回、留得住、学得好”。
提示:控辍保学需长期坚持“预防-劝返-巩固”闭环管理,结合法治强制与人性化关怀,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辍学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