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将来自“5+X”未来产业体系的突破性发展,重点聚焦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等五大成长型产业,同时依托数字经济、文旅融合与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多维度增长引擎。 “5+X”未来产业体系引领新质生产力 徐州明确将氢能与新型储能、深地空间利用、第三代半导体、细胞和基因技术、通用人工智能作为五大成长型产业,并布局零碳负碳、前沿新材料等前沿领域
2024年,徐州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00亿元,同比增长6.3%左右,总量接近万亿门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上游水平,仅次于江苏其他五座“万亿之城”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 一、经济总量与增速 徐州市2024年的GDP总量达到9500亿元,接近万亿元,显示出其作为江苏省经济强市的地位。这一增速不仅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在江苏省内表现突出,成为江苏经济版图中的重要一极。 二
徐州产业结构优化成效显著,已从传统煤城转型为新兴产业集群高地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培育四大新兴产业、实施生态修复三大举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十年增长18倍,单位GDP能耗降幅全省第一,形成装备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传统产业“壮士断腕” :关停整合钢铁、焦化等高污染企业,压减62家水泥企业至15家,腾退土地2.5万亩
徐州市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其 “三重优势叠加”:战略性区位枢纽地位 、多元化产业协同发展 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依托交通、工业与创新资源,形成独特增长模式。 1. 地理区位与交通枢纽优势 徐州自古为“五省通衢”,高铁、高速公路、运河及观音机场构建立体交通网,成为长三角与中西部物资集散中心。陇海铁路与京沪高铁交汇,带动物流、商贸及临港产业集聚。
2024年徐州GDP预计增长6.3%-6.4%,经济总量突破9500亿元,距离“万亿城市”目标仅一步之遥。 这一增速快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得益于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培育、制造业投资的高增长(12.2%)以及服务业对GDP贡献率的显著提升(57.7%)。 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7800亿元,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6%,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达15
2023年美国人均GDP达8.2万美元,其高经济水平直接推动了科技、金融、消费市场等核心行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加速了服务业与高端制造的转型升级。 科技与创新驱动 硅谷的科技巨头(如苹果、谷歌、特斯拉)依托高研发投入和人才优势,主导全球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及新能源领域,贡献了GDP增长的25%以上。半导体和云计算等细分行业年均增速超10%,成为人均GDP提升的关键引擎。
美国人均GDP高达 8.6 万,远超 G 7 国家平均水平(如加拿大的 5.38万、德国的 5.55 万),甚至其垫底的西弗吉尼亚州( 5.7万)仍高于多数发达国家 。这一差距源于产业结构、货币优势及技术代差等多重因素,而全球人均GDP均值仅$1.4万,凸显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 美国各州差异显著 :首都华盛顿特区以 25.9 万居首,纽约州( 11万)和马萨诸塞州( 10.5
2023年美国各州GDP排名中,加利福尼亚州以3.9万亿美元稳居榜首,占全美经济总量的14.6%,德克萨斯州(2.4万亿美元)和纽约州(2.1万亿美元)分列二三名。 前五大州贡献了全美40%的GDP,而怀俄明州(480亿美元)位列末位,各州经济规模差异显著。 核心数据亮点 头部州优势明显 加州GDP超过全球95%的国家,科技(硅谷)和娱乐(好莱坞)产业为核心驱动力。
美国人均GDP自1960年以来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从1960年的18991.54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5875.18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反映其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一、1960-1980年代:工业化推动稳步增长 在1960年至1980年代,美国人均GDP从18991.54美元增长至约33000美元。这一时期,美国工业化程度加深,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 二
2023年美国GDP增长2.5%,主要驱动因素为个人消费支出强劲反弹、政府财政扩张及企业投资韧性,其中消费贡献占比超70% 。尽管高利率环境压制部分领域,但劳动力市场紧俏和通胀缓解支撑了经济“软着陆”预期。 个人消费支出 :占GDP比重约70%的消费全年增长2.8%,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工资增长超过物价涨幅,消费者信心指数飙升至疫情后高点,零售销售额同比大涨5.6%
2025年一季度江苏GDP同比增长5.9%,经济总量达33088.6亿元,增速领跑东部沿海省份。 增长核心动力来自工业回升、消费升级与新兴产业爆发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绿色家电等升级类消费增速超50%,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1.4%,民营经济贡献率超64%。 工业引擎强劲复苏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装备制造业增速达11.2%,计算机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cities = ['苏州' , '南京' , '无锡' , '南通' , '常州' , '徐州' , '淮安' , '盐城' , '连云港'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 '宿迁' ] gdp_values = [26726.98 , 18700.00 , 18000.00 , 12000.00 , 10000
江苏经济结构优化成效显著,2024年GDP增量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突破50%,新能源发电装机首超煤电,形成“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双轮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产业升级加速 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36%,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全国领先,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营收占比超6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51.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2215家
2025年一季度江苏消费市场表现亮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406.1亿元,同比增长5.6% ,总量占全国10%,规模和净增额均居全国首位。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 下,大宗消费、新型消费、文旅融合等领域全面开花,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升级类商品增速超70%,展现出强劲的内需潜力与结构优化趋势。 政策红利释放消费动能 “苏新消费·春惠江苏”系列活动覆盖全省
江苏省一季度出口数据表现亮眼,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36万亿元,同比增长5%,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3.2%。其中,出口额为9049.9亿元,同比增长9.6%,进口额为4512.4亿元,同比下降3%。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增长14.5%,成为拉动整体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 1. 出口额和增长率 江苏省一季度出口额达9049.9亿元,同比增长9.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全国文明县级城市评选标准聚焦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满意度,核心围绕“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四大维度,通过三年动态测评(含复评)确保长效性, 具体标准如下: 城乡融合发展 :新增乡村振兴指标,包括农村产业融合、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要求县级城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留必要乡村小规模学校。 精神文明与道德建设 :需开展深入思想教育
提升县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核心在于硬件设施完善、市民素质培育与长效管理机制结合 。关键举措 包括: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如优化交通网络与环保设施;推行“十大文明习惯”行动 ,从垃圾分类到文明出行;构建全民参与的志愿体系 ,形成共建共享氛围。 基础设施攻坚 :优先改造破损道路、增设无障碍设施与便民服务设备,同步推进垃圾处理、公厕升级等环保工程
文明县级城市评选以三年为周期,通过自愿申报、分级测评、综合审核和动态管理四大核心环节,最终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 评选聚焦城乡融合、文化传承、民生改善等特色指标,强调群众满意度与常态化创建,突出“优中选优”和“长效治理”两大原则 。 申报阶段需由县级政府主动提交申请,经市级初审、省级推荐后进入测评体系。前两年由省级文明委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年度测评,重点考察基础工作推进情况
县级城市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证明,通过 民生改善、文化赋能、生态治理 三大核心举措,中小城市同样能打造高水准文明样板。 这些案例突破资源限制,以精细化管理和特色化路径实现“弯道超车”。 民生服务精准化 浙江安吉县推行“15分钟生活圈”规划,整合社区医疗、养老驿站与便民超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达98%。江苏沭阳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群众点单-政府派单-部门接单”闭环
文明县级城市评选结果通常会在每届评选周期的最后一年公布,具体时间由中央文明办根据评选工作安排确定。例如,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于2020年11月公布,展示了133个城市的文明创建成果。 评选周期与流程 评选周期 :文明县级城市评选每三年进行一次,由中央文明办负责组织,旨在通过严格测评和综合考核,评选出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治理方面表现突出的城市。 评选流程 :包括城市自主申报、省级择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