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中夏(1894—1933)是中国***早期重要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范”。他放弃优渥生活投身革命,领导省港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最终为革命献身于南京雨花台,留下“最后胜利终究是我们的”壮烈誓言。
邓中夏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受李大钊影响接受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北京***早期组织。他拒绝父亲安排的北洋政府高薪职位,宣称“我要做公仆”,展现出坚定的革命信仰。1922年当选中央委员后,他领导长辛店工人运动,创办上海大学培养革命人才,并撰写《中国职工运动简史》奠定工运理论基础。
作为省港大**的核心领导者,邓中夏组织25万工人坚持斗争16个月,创下世界工运史纪录。他明确提出“工农联盟”思想,认为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这一理论为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提供重要依据。即使在1930年被王明错误路线撤职后,他仍以赤色互济总会主任身份坚持地下斗争。
1933年邓中夏被捕后,面对酷刑威逼凛然宣告:“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还是***员!”其故居现为湖南宜章县重要红色教育基地,著作和思想持续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这位从富家子弟蜕变为人民公仆的革命家,用39年生命诠释了对信仰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