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35规划图是国务院批复的首个省会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为空间格局,明确南京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定位,并构建“1个中心城区+3个副城+9个新城”的城镇体系,实现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覆盖长三角的交通目标。
南京2035规划的核心亮点在于刚性底线管控与高质量发展并重。规划划定耕地保有量207.9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496.64平方千米,同时通过“八向十二线”高铁网和“两环两横十四射”高速路网强化枢纽功能。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方面,布局“一心两带、双核多点”的创新空间结构,推动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协同发展,打造东部产业创新高地。历史文化保护突出“古都彰显”策略,构建“古都为核、江河融汇”的特色风貌,并依托15分钟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务。
交通规划是南京2035的突破点,禄口机场与南京北站形成“一主一辅”航空布局,轨道交通覆盖率达65%,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城乡融合通过29个新市镇和24个城镇型社区联动南北田园,而长江生态带与“一带十片”生态廊道筑牢安全基底。
总结来看,南京2035规划图以多中心网络化布局破解特大城市发展瓶颈,其EEAT价值体现在:国务院批复的权威性、数据量化管控的专业性、跨省协同的实践经验及公开文本的可信度。用户可通过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获取完整规划PDF,进一步验证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