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监督与审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监督主体、对象、职能、方法及程序等方面,二者虽存在联动关系,但定位和作用各异。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监督主体不同
-
会计监督 :由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执行,属于内部管理行为,具有局部性和自主性。
-
审计监督 :分为国家审计(政府机关主导)和内部审计(企业自主),外部审计由独立第三方机构执行,具有权威性和独立性。
二、监督对象不同
-
会计监督 :直接针对资金运动过程(如预算、成本控制等),贯穿经济活动始终,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监督。
-
审计监督 :以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为对象,重点审查其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通过查账核实经济活动。
三、职能作用不同
-
会计监督 :属于经济管理基础职能,通过核算、分析等手段控制经济活动,保障资金合理使用,提升经济效益。
-
审计监督 :具有鉴证、评价功能,主要维护财经纪律,保护财产安全,确保财务信息符合法规和标准。
四、方法程序不同
-
会计监督 :采用记账、核算、分析等日常管理方法,形成会计信息供内部决策使用。
-
审计监督 :通过审计计划、取证、评价等程序,运用抽样、调查等专业方法,出具审计报告。
五、监督时效性不同
-
会计监督 :实时介入经济活动,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
-
审计监督 :通常在特定期间(如年度财务审计)进行,侧重事后审查。
总结 :会计监督是内部管理的基础,审计监督是外部约束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