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安全规程的核心要点包括: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气体检测与通风管理、设备安全检查、应急逃生预案以及作业许可制度。这些措施能有效预防井下坍塌、中毒、爆炸等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
井下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滑鞋、自救器等基础防护装备,高风险区域需增加防坠落装置或氧气呼吸器。防护设备需每日检查,确保无破损且功能正常。 -
气体检测与通风管理
作业前需检测井下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禁止进入。持续通风系统必须保持运转,必要时使用局部风机加强空气流通,防止窒息或爆炸。 -
设备安全检查
提升装置、电缆、支护结构等关键设备需定期维护,严禁带故障运行。作业前试运行设备,确保制动、信号系统灵敏可靠。 -
应急逃生预案
明确井下逃生路线图,设置应急照明和指示标识。每班次需演练紧急撤离流程,并确保通讯设备畅通,以便事故时快速响应。 -
作业许可制度
高风险作业(如爆破、动火)必须申请许可证,由专人审核环境安全条件后方可执行。未经许可严禁擅自操作或变更作业流程。
井下作业安全需全员参与,任何环节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风险。定期培训、严格执行规程,是避免事故的关键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