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录取
高考志愿补录是指在高考正常录取程序结束后,部分院校因招生计划未完成或考生未报到等原因,经教育考试院审核批准后,再次组织录取的过程。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补录的基本定义
-
时间节点
补录在首轮投档结果公布后进行,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具体时间因省份而异)。
-
适用情形
-
第一次招生未完成招生计划
-
考生因填报志愿不当(如全志愿未录)或未报到被取消入学资格
-
公立高校补录比例较低,主要针对民办高校
-
二、补录流程与要求
-
资格条件
-
未被任何院校录取且档案处于“自由可投”状态
-
部分院校可能要求成绩达到特定分数线(如185分,无降分)
-
-
填报方式
-
考生需在指定时间内重新填报志愿
-
所填报院校通常为首次招生未满额的院校,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补录名单为准
-
三、与普通录取的区别
-
志愿填报时间
补录志愿在正常录取结束后进行,考生需关注省级招生办通知。
-
院校类型
补录院校以民办高校为主,公办高校较少参与。
-
录取规则
补录分数线通常不低于本省普通录取线,但不会高于原计划分数线。
四、注意事项
-
信息确认
需确保档案状态为“自由可投”,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补录。
-
志愿策略
补录竞争激烈,建议优先选择往年补录分数线较低的专业。
五、补充说明
- 春季高考补录 :部分省份针对春季高考未填报或确认志愿的考生开放补录,但流程与普通高考补录不同,需关注省级教育考试院专项通知。
通过以上信息,考生可更好地了解补录机制,制定合理的志愿填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