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主要涵盖资源质量、环境条件、开发条件及综合效益四个核心维度,具体如下:
一、资源质量评价
-
特色与价值
-
包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
评价资源的地方色彩、艺术造诣及景观优劣。
-
-
开发潜力
- 分析资源的环境容量、开发现状及未来潜力,结合气候、交通等条件评估可持续性。
二、环境条件评价
-
自然环境
- 考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景观等对旅游吸引力的影响。
-
社会经济环境
- 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医疗资源及政府支持政策。
三、开发条件评价
-
区位优势
- 评估资源与交通枢纽的距离、客源市场覆盖范围及区域发展潜力。
-
基础设施与服务
- 涵盖交通便利性、住宿餐饮条件、旅游配套及安全保障体系。
四、综合效益评价
-
经济效益
- 分析旅游业对当地GDP、税收及就业的贡献。
-
社会文化价值
- 评估资源对历史传承、民俗保护及区域形象提升的作用。
五、评价体系与方法
-
采用国家级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及地方分类系统,结合打分评价法(如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
-
分级标准:五级(≥90分)、四级(≥75-89分)等,依据总分划分资源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