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有哪些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主要涵盖资源质量、环境条件、开发条件及综合效益四个核心维度,具体如下:

一、资源质量评价

  1. 特色与价值

    • 包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 评价资源的地方色彩、艺术造诣及景观优劣。

  2. 开发潜力

    • 分析资源的环境容量、开发现状及未来潜力,结合气候、交通等条件评估可持续性。

二、环境条件评价

  1. 自然环境

    • 考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景观等对旅游吸引力的影响。
  2. 社会经济环境

    • 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医疗资源及政府支持政策。

三、开发条件评价

  1. 区位优势

    • 评估资源与交通枢纽的距离、客源市场覆盖范围及区域发展潜力。
  2. 基础设施与服务

    • 涵盖交通便利性、住宿餐饮条件、旅游配套及安全保障体系。

四、综合效益评价

  1. 经济效益

    • 分析旅游业对当地GDP、税收及就业的贡献。
  2. 社会文化价值

    • 评估资源对历史传承、民俗保护及区域形象提升的作用。

五、评价体系与方法

  • 采用国家级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17)》及地方分类系统,结合打分评价法(如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

  • 分级标准:五级(≥90分)、四级(≥75-89分)等,依据总分划分资源等级。

本文《旅游资源评价标准有哪些》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11121.html

相关推荐

各省**旅游时间

中国各省的**旅游时间各有特色,根据气候、自然景观和文化活动的周期变化,以下是各地的推荐游览时段和亮点:​​春季(3-5月)江南花海与北国复苏、夏季(6-8月)避暑纳凉与海滨狂欢、秋季(9-10月)金秋彩林与丰收盛景、冬季(12-2月)冰雪奇观与避寒胜地​ ​。 北京、河北承德等地的春秋两季气候温和,故宫与避暑山庄在凉爽天气中更适宜游览;内蒙古草原6-8月绿意盎然,草原风情浓郁

2025-05-17 高考

各省旅游宣传语

以下是部分省份的旅游宣传语整理,按地区分类并标注最新版本: 一、华北地区 北京 :北京欢迎你(旧版:东方古都,万里长城故乡!) 天津 :天天乐道,津津有味 河北 :京畿福地,乐享河北(新版) 山西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新版) 二、东北地区 黑龙江 :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 吉林 :清爽吉林·22℃的夏天 辽宁 :乐游辽宁,不虚此行 三、华东地区 上海 :发现更多,体验更多

2025-05-17 高考

中国旅游资源十大省

根据权威旅游资讯及景点分布信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十大省份如下(综合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现代都市等多维度资源): 四川省 自然奇观:九寨沟彩池、峨眉山佛教文化、都江堰水利工程 人文体验:成都悠闲生活、麻辣火锅 代表景点: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 云南省 自然风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 民族文化:藏族、纳西族风情 代表景点: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大理洱海 广东省 现代都市:广州

2025-05-17 高考

旅游资源评价的6个字

旅游资源评价的6个字是​​“美、特、奇、名、古、用”​ ​,这组简洁标准由黄辉实先生提出,从资源本身特质出发,全面衡量其开发价值。​​美​ ​指景观美学价值,​​特​ ​强调独特性,​​奇​ ​关注新奇感,​​名​ ​体现知名度,​​古​ ​侧重历史底蕴,​​用​ ​则考量实用功能,六者结合为旅游资源评价提供了高效框架。 ​​美学价值(美)​ ​: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的视觉吸引力是基础,如山水形态

2025-05-17 高考

2024各省旅游人数

2024年,中国旅游市场强势复苏,全国旅游人次和收入均超越2019年水平,云南、贵州、江苏等五省旅游人次超10亿,十省旅游收入超万亿元。​​人均消费呈现"一低两高型"与"三高兼备型"分化特征,海南、北京、吉林等地高端消费表现亮眼。​ ​ 云南以11.32亿人次领跑全国,贵州、江苏随后突破10亿,河南、河北紧随其后;全国游客接待量超7亿的省份占半数,广东、浙江等传统旅游大省均超8亿。旅游收入方面

2025-05-17 高考

旅游资源336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336评价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旅游资源评估工具,通过对资源吸引力、开发潜力、环境影响等多维度进行量化分析,帮助旅游管理者科学决策,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其核心亮点在于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广泛应用于旅游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 一、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旅游资源336评价方法基于科学的指标体系,涵盖资源吸引力、开发条件、环境影响等三大类,共计36项具体指标。这些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2025-05-17 高考

中国各省旅游资源排名

根据权威旅游平台及官方榜单,中国各省旅游资源综合排名如下(按综合影响力排序): 北京 作为政治文化中心,故宫、长城等标志性景点彰显千年古都风貌,每年吸引超千万游客。 上海 经济与文化融合典范,外滩、陆家嘴构成金融天际线,海派文化包容创新。 广东 开放型经济与多元文化结合,广州塔、深圳湾公园等现代地标与珠海、潮汕等传统景点相得益彰。 广西 喀斯特地貌造就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西街

2025-05-17 高考

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排名

​​2025年一季度中国各省GDP排名显示,经济大省持续发挥“挑大梁”作用,21省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江苏继续领跑,湖北增速6.3%全国居首。​ ​ ​​全国经济版图与总量分布​ ​ 中国31个省份中,广东、江苏一季度GDP均超3.3万亿元,稳居前二,山东、浙江紧随其后,形成“3万亿+2万亿”双梯队格局。经济总量前十省份贡献全国61.16%的GDP,其中四川、河南、湖北等中西部省份表现强劲

2025-05-17 高考

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少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较少,主要源于生育率下降、社会观念转变、资源分配优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高福利、高教育水平、女性职业发展优先等现代化特征,直接抑制了生育意愿,而高效的生产力与完善的社保体系进一步降低了对人口数量的依赖。 ​​生育成本与经济压力​ ​:发达国家的高税收、高房价及育儿费用挤压家庭预算,例如北欧国家虽福利优厚,但育儿时间成本高昂,导致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2

2025-05-17 高考

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排名

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全国各省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如下(按GDP总量排序): 一、经济总量排名前三 广东省 :GDP总量14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 江苏省 :GDP总量13.7万亿元,增速5.9%,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经济韧性较强。 山东省 :GDP总量9.8万亿元,消费升级和工业转型成效显著,新兴产业成为增长新引擎。 二、其他经济强省

2025-05-17 高考

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旅游资源价值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从资源本身、区域条件、环境质量等多维度综合分析,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本身 :评价重点包括资源的丰富度、品质、独特性和吸引力,例如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等。 区域条件 :涉及交通便捷性、基础设施完善度、接待能力等,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和游客体验。 环境质量

2025-05-17 高考

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估

​​国家标准的旅游资源评估是旅游业科学开发与管理的核心依据,其核心亮点包括:​ ​​​量化评分体系(总分100分)、五大等级划分(特品级至普通级)、三大评价维度(资源价值/影响力/环保附加值)。​ ​ 以下从评估框架、实操方法和应用价值展开说明: ​​评估框架​ ​ 国家标准采用“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环保附加值”(正负分)三大维度

2025-05-17 高考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哪三个方面

社会适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角色适应 个体需根据不同社会角色(如学生、员工、家长等)有效扮演相应职责,适应社会对不同身份的期望。 环境适应 包括对物理环境(如迁徙、生活变迁)和社会环境(如文化差异、政策调整)的适应能力,确保在多变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规范遵守 遵循社会道德、法律及行为规范,通过内化社会规则来维持社会秩序,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总结

2025-05-17 高考

社会适应包括哪些方面多选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概念,涵盖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社会规范遵守、适应变化及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个体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 ​ 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整能力,要求个体清晰识别自身情感、需求和优劣势,并在社交或职场中灵活调整行为;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涵盖建立关系、倾听表达及化解冲突的技巧,是维系社会关系的核心;情绪管理与应激能力强调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理性

2025-05-17 高考

社会适应三要素包括哪些

社会适应的三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躯体健康 指个体在生理层面保持正常功能的状态,包括身体机能、免疫力及预防疾病的能力。这是社会适应的基础条件,只有具备健康的躯体才能有效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健康 涵盖情绪稳定、自我认知、应对压力的能力等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高效、满意的情绪体验,并具备持续的心理韧性,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社会适应能力 包含个人生活自理、职业选择

2025-05-17 高考

社会适应问题有哪些内容

‌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涉及个体与环境的协调困境,核心表现为 ‌角色冲突、人际障碍、文化冲击、心理落差‌四大类。 ‌当个人需求与社会规则、群体期待不匹配时,便可能引发适应不良,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导致心理疾病或行为偏差。 ‌角色适应问题 ‌ 包括职场角色转换困难(如毕业生进入职场)、家庭角色失衡(如新手父母压力)、社会身份突变(如退休后的失落感)。典型表现为对责任认知不清或能力不足导致的焦虑。

2025-05-17 高考

社会适应包括哪些训练

​​社会适应训练是一系列帮助个体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能力的系统性练习,核心包括生活自理、社交沟通、社区参与及职业适应四大领域​ ​。通过针对性训练,个体能掌握独立生活技能、建立健康人际关系,并逐步实现社会价值。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涵盖个人卫生(洗脸、刷牙)、进食(使用餐具)、穿脱衣物、居家清洁(扫地、整理衣柜)等基础技能,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与信心。例如,通过模拟场景练习厨具使用或衣物洗涤

2025-05-17 高考

社会适应的核心是什么

社会适应的核心是 人际关系 。以下是具体分析: 核心定位 根据权威资料,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明确指向 人际关系 。这一结论在多份考题解析中一致出现,表明人际关系是社会适应的核心要素。 核心作用 人际关系直接影响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环境,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及情感支持。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实现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及问题解决的基础。 其他相关因素 虽然认知能力

2025-05-17 高考

大学生应具备的10种能力

根据权威信息源,大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认知、独立、社交、学习与适应等方面: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 核心作用 :筛选信息、独立判断,避免盲目跟风,形成独立见解。 培养方式 :通过分析案例、辩论、阅读批判性文献等方式提升。 二、主动学习与知识构建能力 核心作用 :适应大学自主学习模式,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应对行业变化。 培养方式 :制定学习计划,利用图书馆、在线课程等资源

2025-05-17 高考

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论文

‌大学生撰写能力论文需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 、‌学术写作规范‌ 、‌信息筛选能力‌ 、‌逻辑架构能力‌以及 ‌创新表达‌ 。 ‌这些能力不仅关乎论文质量,更是学术素养的综合体现。 ‌批判性思维 ‌ 论文的核心在于提出独立见解。大学生需学会质疑现有观点,通过多角度分析形成有深度的结论,而非简单堆砌资料。例如,对比不同理论时需指出其局限性或适用条件。 ‌学术写作规范 ‌

2025-05-17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