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三定(即定密、定权、定责)是涉密工作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国家秘密的安全与保护。以下从定义、适用范围及涉密性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保密三定的定义
保密三定是指在国家秘密管理过程中,依法对秘密事项进行定密(确定密级)、定权(明确知悉范围)和定责(落实保密责任)的规范化操作。这些环节是保密工作的基础,确保国家秘密在产生、传递和存储等环节得到有效保护。
2. 保密三定的适用范围
保密三定适用于所有涉及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及人员。具体包括:
- 定密:依据《保密法》及相关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进行密级划分(绝密、机密、秘密),明确其保护级别。
- 定权:根据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知悉范围,确保只有特定人员接触相关信息。
- 定责:落实保密责任,明确各级人员对国家秘密安全的保护职责。
3. 保密三定与涉密的关系
保密三定是涉密工作的核心内容,直接服务于国家秘密的保护。其涉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涉密属性:保密三定针对的是国家秘密事项,因此具有高度的涉密性。
- 法律依据:保密三定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规开展,具有法律效力。
- 安全要求:通过定密、定权和定责,确保国家秘密在传递、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泄露。
总结
保密三定是涉密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其科学实施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机关、单位及涉密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保密三定工作规范、高效执行,从而为国家秘密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