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管理需严格遵循“先通风、检测、后作业”原则,核心在于预防中毒、窒息、爆炸等事故,重点落实方案审批、个体防护、实时监测和专人监护四大措施。
- 方案与审批: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方案,识别危险源并明确应对措施,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所有参与人员需签字确认,确保流程规范。
- 通风与检测:强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作业前30分钟内检测氧含量(18%~21%)、有毒有害气体及可燃气体浓度(爆炸下限的0.5%以下),作业中每2小时复测。
- 个体防护:根据环境选择防护装备,如缺氧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易燃环境穿防静电服,腐蚀性介质穿戴耐酸碱护具,并配备救生绳和防爆工具。
- 监护与应急:全程设专人监护,统一联络信号,严禁擅自离岗。发生异常立即撤离,救援需穿戴防护装备,禁止盲目施救。
提示:作业前后清点人员工具,确保“无证不入、无监护不入、措施不落实不入”,定期演练应急预案,强化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