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粮食损失浪费需从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入手,结合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公众参与,形成长效机制。以下是具体措施:
一、生产环节强化机收与储粮管理
-
推广高效机具 :制定水稻、玉米等作物机收技术指引,推广集中育秧、精量播种及轻简型收获机械,降低收获损失。
-
绿色仓储技术 :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广标准化粮仓和智慧粮库建设,利用信息化降低储存损耗。
二、流通环节优化管理
-
建立反浪费制度 :制定机关、学校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指南,建立采购至供餐全流程管理机制,强化择优退出和现场监督。
-
减少加工损耗 :完善粮食损失统计调查体系,推广先进加工技术,降低加工环节损失率。
三、消费环节倡导文明用餐
-
推广“光盘行动” :通过教育宣传、社区活动倡导合理膳食,养成打包习惯,减少餐饮浪费。
-
倡导分餐制 :推广公筷公勺、分餐分食礼仪,形成节约型社会氛围。
四、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
完善激励机制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仓储管理奖补,鼓励企业采用低损设备。
-
加强技术研发 :聚焦粮食流通损耗控制技术,开展科研攻关,提升全链条减损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降低粮食损失浪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