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气候整体湿润,但存在季节性干燥。年均降水量高达1640毫米,远超蒸发量(600-900毫米),大部分地区干湿指数0.5-1.0,属典型湿润状态;杭嘉湖平原及金衢盆地(1.0-1.3)略干燥。冬季晴冷少雨,盛夏伏旱频发,但梅雨季和台风季降水集中,全年湿度优势显著。
-
降水充沛,湿润为主
浙江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左右,从北向南递增(1100-1900毫米),远超蒸发量。梅雨季(5-6月)和台风季(7-9月)贡献主要降水,空气湿度常达80%以上,沿海地区霉雨季相对湿度甚至达93%。 -
季节性干燥明显
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降水量仅140-250毫米,空气干燥;盛夏副热带高压主导时,7-8月易现伏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尤其金衢盆地旱象突出。 -
地域差异不可忽视
东南沿海及山区(如括苍山)降水最多,海岛和中部平原相对较少;杭嘉湖平原因地形影响,干湿指数略高,属半湿润区。 -
气候变化加剧波动
近年暴雨频率增加,但年际降水不稳定,如2002年后持续低于标准值。夏季湿度进一步上升,体感闷热加剧,冬季干燥趋势也有所增强。
总结:浙江以湿润气候为主导,但需关注冬夏两季的局部干燥现象。规划出行或农业活动时,应结合季节和区域特点,灵活应对降水与湿度的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