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学府,培养了超过4万名军事人才,涵盖国共两党众多高级将领,前六期学员尤其人才辈出。其学员名单不仅包括林彪、徐向前等开国将帅,也包含胡宗南、张灵甫等国民党名将,堪称中国军事教育的里程碑。
黄埔一期(1924年)以“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贺衷寒为代表,杜聿明、关麟征、左权等均出自此期。二期(1925年)涌现邱清泉、周逸群等,三期(1926年)则有戴安澜、王耀武等抗日名将。四期(1926年)以林彪、张灵甫、胡琏为标志性人物,五期(1927年)的许光达、赵尚志等为革命献身,六期(1928年)的廖耀湘、戴笠亦影响深远。武汉分校还培养了程子华、罗瑞卿等红军骨干。
分校体系同样贡献卓著。潮州分校、南宁分校等12所分校在抗战期间扩大招生,第七分校(西安)培训学员超2.5万人。学员籍贯分布广泛,湖南籍(如宋希濂)、浙江籍(如胡宗南)人数突出,部分地方如慈利县有详细学员名录留存。
这份名单不仅是历史档案,更折射出20世纪中国军事与政治的变迁脉络。对于研究近代史、军事教育或家族历史,黄埔军校名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原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