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雪以干雪为主,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
冷空气与高压控制
东北地区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西北风影响,冷空气南下时未遇到水体或山脉阻碍,直接抵达地面。这种干冷空气导致降雪时空气湿度低,雪花不易融化,形成干雪。
-
干雪的物理特性
干雪由保持原始结构的冰晶组成,表面积大且含水量少,能有效吸附灰尘和污物。其干燥特性使其更易堆积成厚雪层,而非融化成水。
-
湿雪与干雪的区分
湿雪是雪花在接近地面时遇到高于0℃的暖空气层,部分融化成水滴降落。东北地区冬季干冷空气占主导,湿雪较少,因此干雪更为常见。
-
地理与气候因素
东北地处中温带与寒温带交界,冬季气温极低(常低于0℃),空气干燥。这种环境条件进一步抑制了雪花融化,维持了干雪的形态。
东北干雪的形成是冷空气、高压控制、物理特性及地理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