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以“牛形水系”布局和明清徽派建筑群闻名,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其核心亮点包括:900年历史沉淀、仿生学水系设计(牛肠、月沼、南湖)、140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以及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
宏村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绍兴元年,始祖汪彦济因火灾迁居雷岗山,建十三间房为宅,初名“弘村”。明永乐年间,汪氏家族依据风水学规划了独特的牛形水系:引西溪水为“牛肠”,凿月沼为“牛胃”,扩南湖为“牛肚”,形成集防火、灌溉、生活于一体的水利系统。这一设计被专家称为“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明清时期,徽商崛起推动村落繁荣,修建了承志堂、南湖书院等标志性建筑,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等特色。
宏村的布局强调“天人合一”,背倚雷岗山,三面环水,村落以月沼为核心,街巷沿水圳延伸,形成网络式空间格局。清乾隆年间为避皇帝名讳改名“宏村”,沿用至今。近代虽经历战乱与衰落,但1980年代后通过保护规划恢复原貌,1999年通过《宏村保护与发展规划》,成为传统村落保护的典范。
若计划探访,建议关注春秋两季,此时南湖画桥与月沼倒影尤为诗意,还可体验赛鸟节等传统民俗活动。宏村的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处马头墙,都在无声讲述着徽州家族与自然共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