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是安徽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以“诗城”美誉和 40万年人类史 、 5300年城市文明 、 李白终老之地 三大文化亮点闻名。这座拥江环湖的生态之城,既是长江文明的发轫地之一,也是诗歌与钢铁文化交融的现代工业城市。
- 远古文明曙光:马鞍山境内的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40万年,是中国最早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含山凌家滩遗址将中国城市史向前推进1000多年,被誉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
- 六朝京畿与诗仙遗韵:作为南朝“金陵屏障”,马鞍山留存黄山塔、凌歊台等六朝古迹。李白晚年定居于此,留下《望天门山》等60余首诗篇,民间“跳江捉月”的传说更使其成为诗仙人生终点。
- 千年诗歌基因:从南朝谢朓到北宋王安石,600多位诗人在此创作千余首名作。1989年起连续举办的李白诗歌节,让马鞍山获封“中国诗歌之城”。
- 红色热土与工业脊梁:西梁山是渡江战役“第一枪”发生地;1956年因钢建市,“马钢精神”与李白诗歌并称“一黑一白”城市文化符号。
- 山水诗画生态:“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独特地貌,孕育采石矶、雨山湖等胜景,长江Ⅱ类水质与江豚保护立法彰显生态担当。
从凌家滩玉器到现代智造名城,马鞍山以文明之根、诗歌之魂、钢铁之骨,书写着长江文化带的“刚柔并济”。探访这里,既是触摸中华文明的源流,也是感受“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