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是一座融合远古文明与诗歌文化的千年名城,其历史文化底蕴以“中华文明曙光”凌家滩遗址、诗仙李白终老地和历代文人墨客创作圣地三大亮点为核心,形成“长江文化源头+诗歌之城+六朝京畿”的独特文化标签。
作为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马鞍山的和县猿人遗址距今约40万年,是南方直立人的代表;而含山凌家滩遗址距今5300多年,将中国城市史向前推进千年,出土的玉器与祭祀礼器印证了“中华文明曙光”的辉煌。唐代以来,马鞍山成为诗歌创作的沃土,李白在此留下《望天门山》等60余首诗篇并长眠于大青山,刘禹锡的《陋室铭》、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千古名篇均诞生于此,600多位诗人曾在此栖居,赋予其“中国诗歌之城”的美誉。六朝时期,马鞍山作为“金陵屏障、建康锁钥”,留存黄山塔、凌歊台等古迹,见证东晋南北朝的京畿繁盛。
如今,马鞍山以李白诗歌节、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为载体,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成为长三角地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地标。若想深度体验,不妨探访采石矶、市博物馆或重阳节吟诗盛会,感受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