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梅雨季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6省1市,包括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典型城市如武汉、南昌、南京、杭州等,其特点是降水集中、湿度高、持续时间波动大,且年际差异显著。
-
地理范围与核心城市
梅雨监测区域西起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北介于北纬28°—34°之间。上海、南京、合肥、杭州、长沙、南昌、武汉是受梅雨影响最显著的大城市,年均入梅时间集中在6月上中旬(占比超70%),但最早可提前至5月下旬,最晚延迟至6月底。 -
气候特征与分类
梅雨季分为典型梅雨(6月中旬,持续20—24天)、早梅雨(5月底,长达40—60天)等类型。“暴力梅”(如1991年江淮区降雨766.4毫米)与“空梅”(1958年仅13.3毫米)的极端现象并存,雨量年际差可达57倍。 -
生活影响与应对建议
- 防潮除霉:需间歇通风,使用除湿机或吸湿盒;
- 健康防护:饮食宜清淡,避免霉变食物,注意调节情绪;
- 出行准备:随身携带雨具,关注暴雨预警。
梅雨既是江南初夏的水源保障,也可能引发洪涝灾害。合理应对潮湿天气,能减轻其对生活和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