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知识点梳理
一、政治制度
1. 明朝
-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
- 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管民政、司法和军事。
- 司法:设立锦衣卫(厂卫),加强皇权对司法的控制。
- 思想:实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阻碍社会发展。
2. 清朝
- 中央: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 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和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思想言论,阻碍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 对外政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二、经济发展
1. 农业
- 明朝:实行安养生息政策,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后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传入并推广,使粮食种类大为丰富。
- 清朝:农业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及人口增长。
2. 手工业
- 明朝:蚕丝生产发展迅速,棉布产量大,瓷器、冶金技术成熟。
- 清朝:官营继续发展,民营在一些行业占主导。
3. 商业
- 明朝:商品经济活跃,传统工商业城市繁荣,新的工商业城镇涌现,商帮形成。
- 清朝:商业发展,政府政策影响。
三、科技文化
1. 科技
-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等科技巨著出现。
- 清朝:科技发展相对缓慢,主要在传统科技领域有总结性成就。
2. 文化
- 明朝: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戏曲(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等)繁荣。
- 清朝:小说(《红楼梦》等)、戏曲继续发展,文化专制政策影响文化创作。
四、对外关系
1. 明朝
- 郑和下西洋: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 抗倭斗争:戚继光抗倭,保卫东南沿海安全。
2. 清朝
- 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统一台湾并设置台湾府,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 对外战争: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五、边疆管理
1. 西藏
- 明朝:确立中央政府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 清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2. 新疆
- 清朝: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 台湾
- 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巩固东南海防。
通过以上知识点梳理,可以全面了解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