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是印象派画家,而非抽象派,他虽受印象派影响,但画风独特,兼具后印象派特质,为现代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从发展历程看,梵高早期画风写实,受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影响。1886 年他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接触日本浮世绘作品后画风巨变。他早期作品如《吃土豆的人》注重写实,展现底层人民生活;后期如《星月夜》《向日葵》则风格转变。
在创作特点上,梵高与印象派有相似之处,如对光影和色彩的敏感。但他更强调主观情感表达,色彩运用上,常使用夸张、奔放色彩对比,如《向日葵》以金黄为主,突出生命活力;笔触方面,他笔触粗犷、充满动感,如《星月夜》的旋涡状笔触体现内心动荡;造型上追求狂野粗放,带有鲜明个性,与印象派注重瞬间视觉印象有所不同。
从艺术史地位来讲,梵高是后印象派先驱,与塞尚、高更并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作品不满足于模仿客观,更重主观感受,对 20 世纪现代艺术影响深远,启发野兽派、表现主义等流派诞生。虽然梵高与抽象派发展时间有交叉,但他并非抽象派画家,抽象派强调脱离自然外观,纯粹以点、线、面等抽象元素构成画面,而梵高始终以自然和人物为创作对象,融入主观情感。
梵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使其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应被视为印象派之后具有开创性的后印象派画家,其作品价值和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至今仍备受关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