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业务最大的痛点集中在数据孤岛、核心企业信用传递受限、资质与监管缺失等方面,具体如下:
-
数据孤岛与信息不透明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系统独立,核心企业数据单边化、私有化问题普遍,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全链条信息,风控难度加大。例如,95%企业仅开放有限商品信息,银行因信息不足仅对一级供应商授信。
-
核心企业信用传递受限
传统模式中,核心企业信用仅能传递至一级供应商或经销商,二级、三级供应商融资难。区块链等技术虽能改善,但尚未完全解决信任传递问题,导致多级供应商融资障碍。
-
金融资质与牌照问题
除金融机构外,大量P2P平台等非持牌主体参与供应链金融,引发乱象。例如,部分平台无金融牌照却开展融资业务,增加了行业风险。
-
应收账款确权难
中小企业融资依赖核心企业签章确认应收账款真实性,但核心企业常以赊销、压货等手段拖延,导致确权困难,资金端风控成本居高不下。
-
行业认知与监管缺失
金融机构对供应链行业理解不足,且我国缺乏统一监管标准,导致业务模式差异大、乱象丛生。
总结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痛点在于数据与信用的割裂、资质管理的混乱以及行业标准的缺失,需通过技术革新(如区块链)和制度完善(如确权机制)协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