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历史沿革可总结为以下五个阶段:
-
初创时期(1906-1949)
学校前身为1906年由清政府创办的暨南学堂,最初以培养外交人才为目标,后历经多次更名,1927年定名国立暨南大学,成为国内知名高校。
-
抗战内迁(1938-1945)
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被迫迁至福建建阳等地坚持办学,期间未中断教育事业。
-
新中国成立后重建(1949-195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先后更名为华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分校,1958年在广州重建,恢复全日制教学。
-
改革开放后的发展(1978-2017)
1978年复办后,学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成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
新时代建设(2019-至今)
2019年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侨”为办学方针,培养了40余万海内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