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桥监狱(提篮桥监狱)主要关押高学历、高智商的经济犯罪人员,尤其以金融、会计领域的专业人士为主,被称为“CEO速成班”或“上财分校”。 其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曾因关押日本战犯和政治犯闻名,如今则以集中改造金融罪犯为特色,服刑人员中硕士、博士占比极高,甚至形成以毕业院校分组的篮球赛事文化。
-
经济犯罪人员的集中地
蓝桥监狱60%以上的服刑人员为会计专业背景,其余多为金融从业者,涉及假账、内幕交易、贪污等经济犯罪。这类罪犯通常具备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监狱因此被戏称为“财经类院校校友会”。 -
历史与功能的演变
始建于1901年的蓝桥监狱,曾关押日本战犯和汪伪政权汉奸(如陈璧君)。现代转型后,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犯罪人员的核心改造场所,兼具高度戒备监狱属性,但侧重智力型罪犯管理。 -
独特的监狱文化现象
服刑人员常按毕业院校分组活动,如“上财队”与“复旦队”的篮球对抗。这种文化侧面反映其群体特征——高知、行业集中化,甚至衍生出“会计不歧视坐牢”的黑色幽默。 -
改造与职业关联性
监狱结合金融犯罪特点,提供职业技能再教育,部分服刑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参与狱内生产项目,形成“监狱MBA”式的改造模式,刑满后部分人重返金融领域。
金融犯罪的隐蔽性与高智商特性,使蓝桥监狱成为特殊人群的改造样本。其历史积淀与现代职能的碰撞,也提醒从业者:专业能力需与法律底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