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站南广场和北广场属于同一车站,但功能分工不同,北广场主要服务高铁列车,南广场服务普速列车。
商丘站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也是陇海铁路、徐兰高速铁路、京港高速铁路三大干线的交汇枢纽。该站始建于1913年,原名朱集站,后经多次扩建与改造,形成如今的规模。其独特之处在于站内划分南北两个广场,两者虽属同一车站,但承担不同功能。乘客需根据车次类型选择对应广场进站:高铁列车(徐兰高铁、京港高铁)须从北广场进站,而普速列车(陇海铁路、京九铁路部分车次)则从南广场进站。南北广场之间不具备物理连通性,这一设计主要源于历史发展与线路分流需求。
从功能划分来看,北广场承载高铁线路的运营压力。随着2016年徐兰高铁郑徐段开通及2018年京港高铁商合段运营,商丘站北广场逐步成为高铁客流核心区域。北广场总建筑面积达125,561平方米,地下两层设计容纳公交枢纽、出租车集散与社会车辆停车场,地面一层为绿地广场,通过高架落客平台连接城市主干道,实现高效客流疏散。反观南广场以普速列车服务为主,其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重建的商丘站南站房,尽管建筑规模较小,但地处陇海铁路干线节点,仍是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客货运的重要集散点。
值得注意的是,商丘站南北站房及广场虽在功能上独立,但共享部分基础设施。例如,站内共设9台23线,其中6至11站台服务于高铁线路,1至5台归属普速线路,所有列车均从单一站房进出,仅根据轨道线路分流至不同广场。这一复合型设计既保留了老站的历史底蕴,又通过扩建适应现代化高铁需求,使商丘站成为全国为数不多集普速、高铁、货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枢纽。
商丘站南广场和北广场实为一体,但通过功能分区优化客流组织。计划乘车的旅客应留意车次属于高铁或普速,提前选择对应广场,避免因误入造成不便。商丘站周边还有商丘东站、商丘南站等辅助站点,后者虽以“南”命名却与主站无隶属关系,规划行程时需明确目的地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