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村拆迁政策的核心在于保障农民权益与乡村振兴的平衡,2025年最新调整聚焦“区片综合地价补偿”“宅基地三权分置”“先补偿后搬迁”三大原则,确保农民获得公平合理的土地与房屋补偿,同时严禁强制拆迁和大拆大建。
-
补偿标准全面升级
2025年起,全国推行“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机制,根据土地用途、区位条件等划分区片,统一补偿标准。例如,江苏南通崇川区补偿达5.5万元/亩,通州区为4.7万元/亩。房屋补偿按结构差异计算,砖混结构约1200-1700元/㎡,楼房最高3300元/㎡。开荒地补偿比普通耕地多30%,鼓励土地高效利用。 -
宅基地权益明确化
宅基地实行“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征收时区分“地”与“房”价值。使用权按区片地价补偿,房屋按重置成本评估。政策严禁强制退出宅基地,农民可自主选择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如1:1.5面积置换)或入股分红(浙江安吉案例年分红超8万元)。 -
程序规范与农民参与
拆迁需遵循“先补偿后搬迁”原则,补偿款到账后方可动工。农民有权参与协商、申请听证,并对评估机构提出异议。补偿方案需公示30天,异议期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诉讼。 -
重点拆迁对象分类
优先推进两类村庄:集聚提升类(产业潜力村)和搬迁撤并类(空心村、生态脆弱区)。例如,浙江安吉通过宅基地整合发展旅游,重庆腾退9000个村土地用于产业升级。 -
长期生计保障
社保补偿费用独立计提,专款用于养老保险、医保等。江苏等地要求补偿款中18%纳入社保账户,避免“一次性补偿耗尽”风险。
提示:农民需主动核对权属文件,关注地方政策动态,合理选择补偿方式,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确保政策红利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