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一般每季度组织一次,全年不少于四次,这是党内教育的基本要求。关键亮点包括:频率明确(每季度至少一次)、形式灵活(可集中或分散开展)、内容需结合党的理论和实际工作,同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每年至少一次。
-
频率与计划性
党课的常规安排是每季度一次,但可根据形势任务需要灵活调整。例如,在重要政策发布或党内主题教育期间,可增加集中学习次数。年度计划需提前制定,明确时间、内容和授课人,确保教育系统性。 -
内容与针对性
党课内容需涵盖党的基本理论(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规、时事政策等,同时结合党员思想动态和单位实际,避免泛泛而谈。例如,针对基层党员可多采用案例教学,增强实效性。 -
形式与创新
传统授课仍是主流,但鼓励互动式、情景式、电化教学等新形式。例如,通过红色基地实地教学、优秀党员分享会等方式提升吸引力。授课人除党组织负责人外,还可邀请专家或先进典型。 -
责任与考核
党员领导干部需带头讲党课,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一次。参与情况纳入党员考评,基层党组织需做好记录和效果评估,确保“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
总结:党课是党内教育的重要抓手,其规范性和实效性直接影响党员素质提升。各级党组织应严格按季度落实,同时注重创新形式与内容,确保教育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