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保护,占补平衡
国家最新耕地保护政策以"三位一体"保护为核心,强化占补平衡机制,具体包含以下要点:
一、核心制度与红线管理
-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经依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国家能源、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需经国务院批准。2. 耕地保护红线
中国耕地红线为18亿亩,通过动态调整维护动态平衡,严守18亿亩耕地总量。
二、严格用途管制
-
"六个严禁"
严控耕地转为非农用地,包括占用耕地建窑、挖湖造景、违规批地等行为。2. 禁止非粮化倾向
优先保障粮食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非粮用途。
三、占补平衡机制
-
"占多少,补多少"
非农建设需开垦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无法开垦的需缴纳耕地开垦费。2. 质量与产能平衡
除数量平衡外,强调补充耕地需达到原有耕地质量标准,防止"占优补劣"。
四、政策优化与责任落实
-
动态调整机制
实施耕地年度"进出平衡"管理,对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严格审批。2. 地方责任与激励
明确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首次提出对补充耕地主体给予补偿激励,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其他关键措施
- 严格违法处罚 :占用基本农田建窑、采矿等行为将责令整改或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科技支撑 :推动盐碱地综合改造,提升耕地质量。
以上政策通过法律约束、制度创新和激励机制,形成耕地保护合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