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高考志愿需严格遵循9个关键步骤,核心包括登录官网、核对代码、分批次填报及安全保存。 操作时需使用电脑,确保网络稳定,并提前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及院校专业代码手册,避免因信息错误导致志愿失效。
第一步:登录省级招生考试院官网
进入本省教育考试院指定入口,建议提前保存网址并使用Chrome等主流浏览器。首次登录需输入14位准考证号及初始密码(通常为身份证号),部分省份可能要求验证码。
第二步:完成新手教程与密码修改
系统自动弹出的新手教程需仔细学习,涵盖填报规则与注意事项。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初始密码,新密码需包含字母、数字且长度达标,严禁泄露给他人以防篡改。
第三步:分批次填报志愿
按录取顺序选择批次:提前批(军校、公费师范生等)、本科批或专科批。每批次填报需独立完成,部分省份允许同时填报,但提交后不可跨批次修改。未达本科线则直接填报专科批。
第四步:输入院校及专业代码
填报时需输入学校代码和专业代码(非名称),代码手册由学校统一发放。特别注意分校独立招生代码可能不同,如“XX大学(深圳校区)”与主校区代码差异。
第五步:双重核对与保存
保存后系统将代码转换为文字信息,需逐项核对院校名称、专业名称是否与目标一致。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顺序不可颠倒(先保存后提交),否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第六步:退出前二次验证
提交后退出系统并重新登录,检查志愿列表是否完整显示。在截止日期前可多次修改,但每次修改后需重复保存-提交流程,最终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
关键提示:志愿填报的核心难点在于分数与院校/专业的匹配度,建议出分前完成估分、职业倾向测试及院校调研。操作时注意网络超时风险,避免最后时刻集中提交导致系统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