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监理巡视检查记录的撰写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基本信息:
- 工程名称:明确记录所涉及的工程项目名称。
- 检查日期:记录检查的具体日期和时间。
- 检查人员:列出参与检查的监理人员姓名及职务。
-
检查内容:
- 基坑尺寸:详细记录基坑的长、宽、深等几何尺寸。
- 支护结构:描述支护系统的类型、状态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土方开挖:记录土方开挖的进度、方法及是否按施工方案进行。
- 地下水控制:描述地下水位监测情况及排水措施的有效性。
-
安全措施:
- 临边防护:检查基坑周边的防护栏杆、警示标识等安全设施。
- 人员管理:记录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 应急预案:检查是否制定并演练了基坑坍塌、涌水等应急预案。
-
质量控制:
- 土质情况:描述坑底土质是否与地质勘察报告相符。
- 结构质量:检查支护结构、降水井等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材料检验:记录用于基坑施工的材料是否经过检验合格。
-
环境监测:
- 周边建筑:监测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影响。
- 道路交通:检查基坑施工是否对周边道路交通造成影响。
- 噪音粉尘:监测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等环保指标是否超标。
-
其他事项:
- 施工日志:核对施工日志,确保施工记录与现场情况一致。
- 整改通知:记录发现的问题及向施工单位发出的整改通知。
- 复查情况:对之前发出整改通知的问题进行复查,确保整改到位。
总结:深基坑监理巡视检查记录应全面、详细地反映基坑工程的施工状态、安全措施、质量控制及环境影响等情况,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及安全管理提供依据。记录应妥善保存,以便后续查阅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