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开挖十大原则

关于深基坑开挖的原则,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施工原则

  1.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开挖前需先搭建支护结构,确保边坡稳定后再进行土方开挖,避免超挖。

  2. 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将基坑分层分段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3m以内,防止土体变形和边坡失稳。

  3. 边坡防护与降水管理

    • 采用排桩、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防止边坡滑坡。

    • 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降水方案(如管井井点、真空井点等),避免流沙和地面沉降。

二、施工安全与质量

  1. 防止土体回弹与浸水

    通过预留作业面、及时降水等措施减少土体暴露时间,防止地基土浸水变形。

  2. 桩基施工配合

    打桩完成后需间隔一定时间再开挖,避免桩侧移位,确保桩基承载力。

  3. 监测与预警系统

    配置位移传感器、沉降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控基坑变形,及时预警异常。

三、施工组织与规范

  1. 施工顺序与方法

    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放坡、中心岛式、盆式等开挖方法,复杂地形需结合逆作法。

  2. 排水与环境保护

    降水系统需兼顾施工安全和周边环境,避免对邻近建筑物、管线造成损害。

  3. 分层厚度与坡度控制

    分层厚度不超过3m,放坡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如1:1.5),确保边坡稳定性。

  4. 规范执行与验收

    严格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国家标准施工,完成监测报告和专项验收。

补充说明

  • 支护结构选型 :根据基坑深度、土质及周边环境选择排桩、地下连续墙等结构,承载力要求≤150kPa。

  • 动态管理 :施工中需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方案,如遇突发沉降立即停止作业。

以上原则需结合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动态调整,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

本文《深基坑开挖十大原则》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53481.html

相关推荐

基坑开挖常见问题

基坑开挖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坍塌风险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体失去原有支撑,容易发生坍塌。这不仅会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危险,还可能影响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 地下水控制 :基坑开挖常常会遇到地下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会导致坑内积水,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支护结构变形 :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通常会设置支护结构如桩、墙等。由于土压力和水压力的作用,这些支护结构可能发生变形,甚至破坏

2025-05-18 资格考试

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内容

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 工程概况 基坑基本信息 :包括基坑的周长、面积、开挖深度、支护设计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 地质与水文条件 :详细描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分布及渗透性等,同时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情况。 周边环境 :明确邻近建筑物、道路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十六字原则是什么

基坑开挖的十六字原则是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具体解释如下: 开槽支撑 开挖过程中需同步设置支护结构,确保边坡稳定。这是防止土体坍塌的关键措施。 先撑后挖 支撑体系必须先于土方开挖完成,避免土体在无支撑状态下被扰动,减少变形风险。若先挖后撑,土体可能因自重或外力产生较大位移。 分层开挖 采用分层、分段的方式逐层进行土方开挖,有助于控制边坡应力,降低变形量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会出现的问题

‌基坑开挖常见问题包括: ‌ ‌边坡失稳坍塌、地下水渗漏、周边建筑物沉降、土方运输污染及支护结构失效 ‌等关键风险。这些隐患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延误工期并增加成本,需通过科学勘察与动态监测提前防范。 主要问题及成因 ‌边坡失稳 ‌ 土质松软或开挖过陡易导致滑坡,尤其在雨季或振动荷载(如附近施工)作用下风险加剧。临时支护不足会加速坍塌。 ‌地下水影响 ‌ 未做好降水排水时,渗水会软化土体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于地表水常在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于地表水常采用“截、排、降、堵”综合治理策略,核心是通过止水帷幕、井点降水、明沟排水和回灌技术控制地下水位,避免渗透破坏和周边沉降。​ ​ 基坑开挖时,地表水处理不当易引发塌方、管涌或周边建筑沉降。首先需设置止水帷幕(如钢板桩、地下连续墙)阻断外围水体渗入;其次通过轻型井点、管井降水降低坑内水位,确保干作业环境;同时坑顶设截水沟、坑底布排水明沟,引导地表径流远离作业面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基坑开挖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但常面临边坡滑塌、渗漏涌水、支护变形、地下水位异常等风险,​ ​其中​​地质条件误判、排水失效、超挖扰动是引发事故的主因​ ​。科学分层开挖、实时监测和应急预案可大幅降低风险。 基坑开挖时,边坡稳定性不足易导致局部或整体滑塌,尤其在软土、淤泥土层中,临时边坡坡度超过1:1.5或坡顶超载会加速失稳。支护结构变形(如桩墙倾斜)多因开挖顺序不当或支撑时限超限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施工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基坑开挖施工需重点关注以下事项,确保施工安全与周边环境稳定: 一、施工前准备 方案与监测 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根据水文、地质条件验算边坡稳定性,必要时进行支护设计。 开挖前全面排查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保护措施。 设备与材料检查 确保桩机、挖掘机等设备性能正常,支护材料(如钢筋、锚杆)验收合格。 二、降水与边坡控制 降水管理 连续排水,主体结构未抗浮前不得停水,注意电缆与井壁摩擦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过程中特别注意监测什么

基坑开挖过程中需‌重点监测围护结构变形、周边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变化及支撑轴力 ‌,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稳定性。 ‌围护结构变形 ‌ 通过测斜仪实时监测支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变形速率超过预警值(通常3mm/天)需立即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坍塌。 ‌周边地表沉降 ‌ 在基坑外缘布设沉降观测点,每日监测地面下沉量。若累计沉降超过30mm或单日沉降达5mm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槽开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基坑槽开挖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开挖过程中,需要关注多个关键问题,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避免潜在风险。以下是基坑槽开挖时必须注意的几点: 1. 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周边环境检查 :在开挖前,必须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建筑物的稳定性、地下管线分布等,确保无安全隐患。 制定开挖计划 :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合理制定分段分层开挖的程序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检验都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基坑检验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数据管理、监测技术、施工管理及验收规范等核心环节: 数据采集与处理问题 监测内容复杂(如周边环境、支护结构等),易因人员素质差异导致数据不完善或处理不客观; 施工方对监测数据重视不足,可能直接投入使用,缺乏有效参考数据。 测点选址与维护缺陷 选址不科学(如未选关键受力点、节点设置不当),或施工中监测点易受损,影响数据准确性;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应采取什么的八字原则

​​基坑开挖必须遵循“​ ​放坡、支护、降水、监测​​”的八字原则​ ​,这是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坍塌事故的核心措施。放坡通过合理控制边坡角度减少土体滑移风险;支护采用结构支撑或土钉墙等方式加固坑壁;降水通过井点或明排降低地下水位;监测则实时反馈变形数据,及时预警险情。 ​​放坡​ ​需根据土质和深度计算安全坡度,软土需缓坡,岩层可陡峭。​​支护​ ​需结合基坑深度选择方案,浅坑用钢板桩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深度计算原则

​​基坑开挖深度的计算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支护设计、周边环境三大核心要素,核心原则包括:以基底标高为基准、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并遵循“先撑后挖、动态监测”的安全准则。​ ​ ​​基底标高确定法​ ​:基坑深度通常由自然地面标高与基底设计标高的差值决定。若现场原土标高未知,需通过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计算公式为 H = H 地面 ​ − H 基底 ​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原则先撑后挖

基坑开挖必须遵循"‌先撑后挖 ‌"原则,其核心是‌确保支护结构先行到位再分层开挖 ‌,以‌避免土体失稳引发坍塌事故 ‌。该原则通过‌分阶段支护控制变形 ‌,‌优先保障施工安全 ‌,是深基坑工程的关键技术规范。 ‌分点展开论述: ‌ ‌支护结构先行 ‌ 开挖前需完成首层支撑或锚索安装,待强度达标后再向下开挖。例如首层混凝土支撑浇筑后需养护7天以上,确保能承受后续土方开挖的侧向压力。 ‌分层分段开挖

2025-05-18 资格考试

软土基坑开挖应按什么原则

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 软土基坑开挖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一、分层原则 将基坑土方分层次开挖,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导致边坡失稳。分层厚度需根据土质和支护方案确定,通常不超过3.5m。 二、分段原则 采用纵向或横向分段开挖,减少土方应力集中,降低边坡变形风险。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便于施工管理和支护施工。 三、对称原则 基坑开挖应保持对称性,避免偏坡开挖导致土体应力分布不均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原则

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以下四大注意事项和原则至关重要: 1. 支护结构设计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科学设计支护方案。方案需明确放坡要求、支护结构类型(如锚喷支护、排桩支护等)、机械选择及开挖顺序,确保施工过程中基坑的稳定性。 2. 分层开挖 分层开挖是基坑施工的基本原则之一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监理实施细则

​​基坑开挖监理实施细则是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的核心文件,重点涵盖​ ​施工前审查、过程监控、应急处理三大环节​​,通过标准化流程控制土方作业风险。​ ​ 监理单位需严格核查施工方案可行性,包括支护设计、降水措施及周边建筑保护预案。同步检查施工单位资质、机械设备及人员持证情况,确保符合国家规范。 开挖阶段实行24小时旁站监理,重点监测边坡稳定性、降水效果及土层变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值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规范要求放坡度

基坑开挖放坡坡度规范需综合考虑土质、深度、周边环境及安全要求,具体规范如下: 一、坡度计算与要求 放坡系数(m=b/h) 经验值参考 : 硬塑黏土:1:0.5~1:0.75 可塑黏土:1:1~1:1.25 砂土/碎石土:1:1.5~1:2 淤泥质土:1:2~1:3 粘性土(稳定性好):1:0.5~1:1 计算基准 :坡度从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分级放坡与平台设置

2025-05-18 资格考试

整个基坑开挖程序原则

基坑开挖程序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确定开挖顺序、设置排水系统、分层开挖、边坡加固、监测与安全管理。 1. 确定开挖顺序 基坑开挖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开挖顺序。通常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设置排水系统 在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情况,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集水井、排水沟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十六字原则

​​基坑开挖十六字原则是“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这四项核心要求是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的黄金准则​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科学工序控制土体变形,避免坍塌事故,同时兼顾效率与成本优化。 ​​开槽支撑​ ​:在开挖前预先设置支撑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支撑),为后续开挖提供受力骨架。这一步骤能有效分散土压力,防止边坡失稳。 ​​先撑后挖​ ​:支撑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顺序及原则

‌基坑开挖需遵循"分层分段、先撑后挖、对称均衡"三大原则 ‌,‌关键顺序 ‌为:测量放线→表层土方开挖→支护施工→分层下挖至设计标高。‌核心要点 ‌包括控制分层厚度(软土≤1m/层)、严禁超挖、及时排水和监测变形。 ‌基坑开挖顺序详解 ‌ ‌准备工作 ‌ 完成地质勘察与支护设计 设置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 安装降水井(地下水位高时) ‌分层开挖流程 ‌ 首层:开挖至首道支撑标高下0.5m 支护施工

2025-05-18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