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基坑开挖程序原则

基坑开挖程序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确定开挖顺序、设置排水系统、分层开挖、边坡加固、监测与安全管理。

1. 确定开挖顺序

基坑开挖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开挖顺序。通常采用“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设置排水系统

在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情况,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集水井、排水沟、降水井等,以排除基坑内的积水,防止基坑坍塌和地下水位上升。

3. 分层开挖

基坑开挖应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应根据土质情况和边坡稳定性确定。在每层开挖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边坡加固和支撑,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

4. 边坡加固

边坡加固是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土钉墙、喷锚支护、钢板桩等加固措施。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基坑深度,选择合适的边坡加固方法,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监测与安全管理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边坡位移、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沉降等监测项目。应加强安全管理,包括制定安全施工方案、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以确保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通过以上几个关键步骤的实施,可以确保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整个基坑开挖程序原则》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253526.html

相关推荐

基坑开挖规范要求放坡度

基坑开挖放坡坡度规范需综合考虑土质、深度、周边环境及安全要求,具体规范如下: 一、坡度计算与要求 放坡系数(m=b/h) 经验值参考 : 硬塑黏土:1:0.5~1:0.75 可塑黏土:1:1~1:1.25 砂土/碎石土:1:1.5~1:2 淤泥质土:1:2~1:3 粘性土(稳定性好):1:0.5~1:1 计算基准 :坡度从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分级放坡与平台设置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监理实施细则

​​基坑开挖监理实施细则是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的核心文件,重点涵盖​ ​施工前审查、过程监控、应急处理三大环节​​,通过标准化流程控制土方作业风险。​ ​ 监理单位需严格核查施工方案可行性,包括支护设计、降水措施及周边建筑保护预案。同步检查施工单位资质、机械设备及人员持证情况,确保符合国家规范。 开挖阶段实行24小时旁站监理,重点监测边坡稳定性、降水效果及土层变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值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注意事项原则

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安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功与否。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以下四大注意事项和原则至关重要: 1. 支护结构设计 基坑开挖前,应根据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周边环境,科学设计支护方案。方案需明确放坡要求、支护结构类型(如锚喷支护、排桩支护等)、机械选择及开挖顺序,确保施工过程中基坑的稳定性。 2. 分层开挖 分层开挖是基坑施工的基本原则之一

2025-05-18 资格考试

软土基坑开挖应按什么原则

分层、分段、对称、均衡、适时 软土基坑开挖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一、分层原则 将基坑土方分层次开挖,避免一次性开挖过深导致边坡失稳。分层厚度需根据土质和支护方案确定,通常不超过3.5m。 二、分段原则 采用纵向或横向分段开挖,减少土方应力集中,降低边坡变形风险。分段长度不宜过长,便于施工管理和支护施工。 三、对称原则 基坑开挖应保持对称性,避免偏坡开挖导致土体应力分布不均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原则先撑后挖

基坑开挖必须遵循"‌先撑后挖 ‌"原则,其核心是‌确保支护结构先行到位再分层开挖 ‌,以‌避免土体失稳引发坍塌事故 ‌。该原则通过‌分阶段支护控制变形 ‌,‌优先保障施工安全 ‌,是深基坑工程的关键技术规范。 ‌分点展开论述: ‌ ‌支护结构先行 ‌ 开挖前需完成首层支撑或锚索安装,待强度达标后再向下开挖。例如首层混凝土支撑浇筑后需养护7天以上,确保能承受后续土方开挖的侧向压力。 ‌分层分段开挖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深度计算原则

​​基坑开挖深度的计算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支护设计、周边环境三大核心要素,核心原则包括:以基底标高为基准、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并遵循“先撑后挖、动态监测”的安全准则。​ ​ ​​基底标高确定法​ ​:基坑深度通常由自然地面标高与基底设计标高的差值决定。若现场原土标高未知,需通过水准仪或全站仪测量,计算公式为 H = H 地面 ​ − H 基底 ​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应采取什么的八字原则

​​基坑开挖必须遵循“​ ​放坡、支护、降水、监测​​”的八字原则​ ​,这是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坍塌事故的核心措施。放坡通过合理控制边坡角度减少土体滑移风险;支护采用结构支撑或土钉墙等方式加固坑壁;降水通过井点或明排降低地下水位;监测则实时反馈变形数据,及时预警险情。 ​​放坡​ ​需根据土质和深度计算安全坡度,软土需缓坡,岩层可陡峭。​​支护​ ​需结合基坑深度选择方案,浅坑用钢板桩

2025-05-18 资格考试

深基坑开挖十大原则

关于深基坑开挖的原则,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基本施工原则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开挖前需先搭建支护结构,确保边坡稳定后再进行土方开挖,避免超挖。 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将基坑分层分段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3m以内,防止土体变形和边坡失稳。 边坡防护与降水管理 采用排桩、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防止边坡滑坡。 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降水方案(如管井井点、真空井点等),避免流沙和地面沉降。 二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常见问题

基坑开挖常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坍塌风险 :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土体失去原有支撑,容易发生坍塌。这不仅会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危险,还可能影响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稳定。 地下水控制 :基坑开挖常常会遇到地下水,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将会导致坑内积水,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支护结构变形 :为了保证基坑的稳定,通常会设置支护结构如桩、墙等。由于土压力和水压力的作用,这些支护结构可能发生变形,甚至破坏

2025-05-18 资格考试

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内容

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对于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1. 工程概况 基坑基本信息 :包括基坑的周长、面积、开挖深度、支护设计安全等级、设计使用年限等。 地质与水文条件 :详细描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分布及渗透性等,同时分析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情况。 周边环境 :明确邻近建筑物、道路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十六字原则

​​基坑开挖十六字原则是“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这四项核心要求是确保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的黄金准则​ ​。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科学工序控制土体变形,避免坍塌事故,同时兼顾效率与成本优化。 ​​开槽支撑​ ​:在开挖前预先设置支撑结构(如钢支撑、混凝土支撑),为后续开挖提供受力骨架。这一步骤能有效分散土压力,防止边坡失稳。 ​​先撑后挖​ ​:支撑安装完成后才能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顺序及原则

‌基坑开挖需遵循"分层分段、先撑后挖、对称均衡"三大原则 ‌,‌关键顺序 ‌为:测量放线→表层土方开挖→支护施工→分层下挖至设计标高。‌核心要点 ‌包括控制分层厚度(软土≤1m/层)、严禁超挖、及时排水和监测变形。 ‌基坑开挖顺序详解 ‌ ‌准备工作 ‌ 完成地质勘察与支护设计 设置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 安装降水井(地下水位高时) ‌分层开挖流程 ‌ 首层:开挖至首道支撑标高下0.5m 支护施工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开挖顺序应遵循什么原则

​​基坑开挖顺序应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限时”五大原则,核心在于​ ​确保边坡稳定、控制变形、保障施工安全​​,同时兼顾效率与经济性。​ ​ ​​分层开挖​ ​:按土层特性划分开挖深度,每层厚度一般不超过2米,软土地区需更薄。自上而下逐层作业,避免一次性挖至基底导致边坡失稳或坑底隆起。 ​​分段推进​ ​:将基坑划分为若干小段,跳仓或间隔开挖,减少连续暴露面。尤其适用于狭长型基坑

2025-05-18 资格考试

深基坑施工方案及措施

深基坑施工方案及措施需根据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因素综合设计,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开挖分类与方案 放坡开挖 土质较好且无地下水的区域,采用1:0.75的坡比放坡,设置护桩控制深度,配合挖掘机与人工作业,出土及时运走以减少坡顶压力。 支护与降水结合 地下水丰富或地质条件差时,采用边放坡边支护(如φ50mm钢管桩+木板+锚网喷支护),同时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井点系统降低地下水位。

2025-05-18 资格考试

降水施工方案有哪几种

降水施工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和特点: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和深井井点降水。这些方法在基坑施工中广泛应用,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1.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 特点 :施工方便,用具简单,费用低廉。 适用场景 :常用于低水位地区或土层渗透系数较小的基坑工程。 局限性 :在高水位地区单独使用效果有限,多作为辅助措施。 2. 轻型井点降水 特点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降水方案有哪些

​​基坑降水方案主要包括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和深井井点降水等五种主流方法,其核心在于根据地质条件、水位深度及施工需求选择经济高效的方案。​ ​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 ​ 施工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渗透系数小的低水位地区或作为辅助措施。通过挖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配合水泵抽排地下水,但高水位地区需结合其他方法防止边坡渗水。 ​​轻型井点降水​ ​ 国内应用最广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降水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降水井施工、集水明排及设备运行三个核心环节,具体如下: 一、降水井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 确定井位并埋设护孔管,校核井位准确性,确保基础牢固。 准备井壁管、过滤管、围填砂等材料,保证质量。 测量放线与成孔 采用螺旋钻或回旋钻机成孔,孔深根据设计要求(如18m),设置护筒防止坍方。 成孔后立即安装井管,确保井底进入中风化岩层。 下管与滤料填充 井管排列组合后下入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基坑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是确保基坑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内容涵盖施工准备、降水方法选择、设备配置及效果监测等。以下是综合权威信息后的关键要点: 一、施工准备 现场勘察 :需详细了解地下水位、土质及周边环境,评估降水需求。 设备材料 :配备抽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并确保材料质量可靠。 安全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规范及操作流程培训。 二、降水方法选择 分层降水

2025-05-18 资格考试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

‌基坑降水专项方案是保障地下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措施,通过 ‌ ‌井点降水、明沟排水、管井降水等方法 ‌ ‌有效控制地下水位,避免流砂、管涌等事故。其核心在于 ‌ ‌精准水文勘测、合理降水设计及动态监测调整 ‌ ‌,需结合土层特性、周边环境综合制定方案。 ‌ ‌降水方法选择 ‌ ‌井点降水 ‌:适用于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层,通过真空泵抽吸降低水位。 ‌管井降水 ‌:针对砂层或砾石层,单井出水量大

2025-05-18 资格考试

深基坑降水有哪几种

​​深基坑降水主要有五种方法:明沟排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及电渗降水,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 明沟排水是最简单的方法,通过开挖沟槽将地下水引至集水井排出,适合浅层潜水且水量较小的工程。轻型井点降水利用真空泵抽吸地下水,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小的粉土或黏土层,降水深度通常在3-6米。喷射井点降水通过高压水射流形成负压,能处理更深(8-20米)的含水层,但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2025-05-18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