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顺序应遵循“分层、分段、对称、平衡、限时”五大原则,核心在于确保边坡稳定、控制变形、保障施工安全,同时兼顾效率与经济性。
-
分层开挖:按土层特性划分开挖深度,每层厚度一般不超过2米,软土地区需更薄。自上而下逐层作业,避免一次性挖至基底导致边坡失稳或坑底隆起。
-
分段推进:将基坑划分为若干小段,跳仓或间隔开挖,减少连续暴露面。尤其适用于狭长型基坑,可分散土体应力,降低局部坍塌风险。
-
对称平衡:对称轴两侧土方同步开挖,如支撑体系需先安装后挖土,确保受力均衡。偏心开挖易引发支护结构偏移,甚至整体倾覆。
-
限时封闭:每层开挖后立即施作支护(如锚杆、支撑)或垫层,软土区域需在24小时内完成,避免土体蠕变引发变形累积。
-
先撑后挖:对于深基坑,必须先安装水平支撑再向下开挖,严禁“掏挖”或超挖。支护结构与开挖进度严格匹配,确保被动区土体有效约束。
遵循上述原则可最大限度减少基坑变形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同时提升施工可控性。实际作业中还需结合地质报告、监测数据动态调整,杜绝经验主义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