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方案及措施需根据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因素综合设计,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开挖分类与方案
-
放坡开挖
土质较好且无地下水的区域,采用1:0.75的坡比放坡,设置护桩控制深度,配合挖掘机与人工作业,出土及时运走以减少坡顶压力。
-
支护与降水结合
地下水丰富或地质条件差时,采用边放坡边支护(如φ50mm钢管桩+木板+锚网喷支护),同时设置排水沟、集水坑及井点系统降低地下水位。
二、排水与降水措施
-
集水与排水系统 :基坑底部设置集水坑,周边设置截水沟和排水盲沟,采用抽水机或潜水泵及时排除积水。
-
降水方法 :根据水量选择明沟/集水井排水或井点系统,水泵排水量需为涌水量的1.5-2倍。
三、支护结构设计
-
锚网喷支护 :边坡开挖后,垂直打入钢管桩并连接成整体,外挂20号钢丝网喷射C20混凝土,坡比一般为1:1.5。
-
其他支护方式 :如混凝土墙、钢支撑或地下连续墙,需根据地质条件选择。
四、施工安全保障
-
边坡监测 :设置专职监护人员,夜间照明并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发现变形或裂缝立即撤离。
-
作业规范 :机械检查、分段开挖(每段≤3m)、土方及时运输,禁止在坑边堆放重物。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施工顺序 :排水→放坡开挖→支护→回填,三者同步进行。
-
应急预案 :制定边坡滑坡、涌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以上方案需结合具体工程地质条件调整,确保施工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