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认定是注册会计师评估财务报表错报风险的核心工具,其本质是管理层对财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列报的明示或暗示表达,而审计师需通过“再认定”验证其准确性。 关键亮点包括:认定分为利润表动态交易(如发生、完整性)与资产负债表静态余额(如存在、权利和义务)两类,且不同报表项目的认定差异直接影响审计程序设计,例如利润表强调“截止”而资产负债表关注“计价分摊”。
-
利润表相关认定:聚焦交易动态性,如“发生”认定防止虚构收入,“完整性”确保无漏记成本,“截止”认定严控跨期入账。例如,提前确认未验收收入既违反“发生”又触犯“截止”。
-
资产负债表相关认定:侧重账户静态真实性。“存在”认定排查虚增资产,“权利和义务”验证所有权归属,“计价分摊”则针对折旧、减值等复杂调整。若存货未计提跌价准备,既违反“完整性”又影响“计价分摊”。
-
列报与披露认定:确保财务信息分类清晰、表述易懂。例如将营业外收入错误归类至主营业务收入,直接违反“分类”认定。
审计认定的精准运用需结合业务实质——利润表项目关注期间动态,资产负债表项目聚焦时点静态。理解二者差异,方能高效识别风险,避免“张冠李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