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自燃后赔偿责任归属需根据具体原因判定:若因车辆质量缺陷导致,厂家或销售方需全额赔偿;若因人为或意外因素,则需通过自燃险或车损险向保险公司索赔。关键点在于明确自燃原因,且车主需注意质保期和保险条款的覆盖范围。
-
厂家赔偿情形
当自燃由电池短路、电路故障等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时,车主可依据《民法典》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司法实践中,若车辆在质保期内且鉴定结果确认存在缺陷,厂家通常被判全额赔偿。例如,湖北高院曾判决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自燃案件由汽车厂商承担18万元损失。 -
保险理赔条件
非质量问题导致的自燃(如人为改装、外部碰撞等),需依赖保险赔付。自燃险作为车损险的附加险种是理赔前提,未购买则无法获赔。保险公司按实际损失计算赔偿,但可能扣除20%免赔率(不计免赔险可覆盖)。若自燃造成第三方损失,三者险可介入赔偿。 -
责任竞合与举证
若自燃涉及多重因素(如质量缺陷与人为操作并存),需通过司法鉴定划分责任。车主需提供火灾事故认定书、维修记录等证据;厂家则需证明产品无缺陷或存在法定免责事由(如技术限制)。未妥善保养或私自改装可能导致车主自行担责。
提示:车主应定期检查车辆电路、避免改装,并优先购买自燃险。发生自燃后立即保留现场证据,联系消防部门鉴定原因,再向厂家或保险公司申请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