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科研基地是中国西部顶尖的科技创新引擎,拥有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35.2亿元年科研经费,在生物医药、新材料、能源等领域孵化50余家科技企业,并与全球150所顶尖机构建立联合研究网络。
-
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平台布局
学校汇聚了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覆盖医学、材料、环境等关键领域。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室研发的“电磁屏蔽皮革”技术国际领先,而口腔疾病研究实验室代表中国该领域最高水平。 -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
通过国家大学科技园,川大已推动3068项企业技术升级,形成电子、生物医药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例如,锂电池隔膜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CO₂矿化发电技术实现减排盈利双赢。 -
全球化科研协作网络
与美国加州大学共建九寨沟生态研究中心,与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成立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并联合牛津大学开展消化道肿瘤研究,20余个国际平台助力前沿突破。 -
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担当
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新冠肺炎救治中,华西医学团队发挥核心作用;西部反贫困研究中心联合世界银行,为区域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提示:川大科研基地持续开放校企合作通道,企业可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对接最新成果,共享高端设备与院士团队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