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赔偿谈判的核心技巧在于掌握法律依据、明确诉求底线、保持专业沟通,并善用协商策略。关键亮点包括:① 熟知《劳动合同法》第36/39/40条区分协商/过失/无过失解除情形;② 经济补偿按N+1标准计算(N为工作年限);③ 录音/书面记录保障权益;④ 分期赔偿、社保延期等灵活方案可增加谈判成功率。
分点展开技巧:
-
准备阶段
- 梳理离职原因: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可主张N+1,若违法解除可要求2N赔偿
- 计算应得金额:工资基数包含奖金/补贴(前12个月平均数),未休年假按3倍折算
- 备齐证据: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加班记录、违规解除通知书等
-
谈判过程
- 先听后说:确认单位提出的赔偿方案细节,避免过早亮出底牌
- 以法为据:引用《劳动合同法》第47/87条,对低于标准的方案直接指出违法点
- 交换条件:接受分期付款可要求加付利息,放弃仲裁可争取额外补偿
-
特殊情形处理
- 孕期/医疗期员工:违法解除赔偿金+三期工资/医疗补助金
- 高管离职:注意竞业限制补偿(≥2年工资的30%)与股权兑现条款
- 公司拒赔时:明确告知将申请劳动仲裁(时效1年),同时要求开具离职证明
最后提醒:谈判时保持情绪稳定,书面协议需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时间、违约责任。若协商失败,保留微信记录、邮件等证据,仲裁成功率可达80%以上。